七夜直播官方下载安装-财税实操分享之(二十七)
今天跟大伙分享两个财税实操问题:第一,企业年终奖是否计入社保基数?第二,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设备、设备,单位价值补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如何确认?
目前暂不计入,因为年终奖为企业只身对全年经济业务考核结果的物质激励,是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行为,不纳入政府核算一般职工年收入额统计之内。
第二、企业年终奖是否计入社保基数?第二,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设备、设备,单位价值补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如何确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第一条规定,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同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第三条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符合上面规定条件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存在两种会计处理方式,现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案例如下:A公司于2017年3月购置一台专门用于研发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价款为50万元,进项税额为8.5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该研发设备预计净残值率为3%。
(2)研发设备预计净残值为:50*3%=1.5(万元),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金额为:50-1.5=48.50(万元)。
分析如下:在《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专门对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规定。那么,对上面的两种会计处理方式,只能根据有关会计规定进行业务分析判断,确认哪种方式比较合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三条规定,固定资产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原则。企业应当做到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重要性原则。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从上面的规定可知,研发设备具备规定资产的属性,属于固定资产,如果是固定资产而不入账,也就是不做会计处理,显然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可靠型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但是财税【2014】75号文件对研发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并不是对会计处理的规定,而是对税收的规定。因此,符合会计规定条件的固定资产,无论税收如何规定,在账务处理上都应当按照会计的规定进行处理。
财税【2014】75号文件规定,研发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七夜直播官方下载安装,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也就是说,在税前扣除的折旧额,不是一般固定资产按年度计提折旧并税前扣除,而是把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应计提的折旧加起来,其总和在取得固定资产的当期一次性在税前扣除。既然一次性税前扣除的是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折旧总和,按照会计规定,应当是扣除净残值后的余额进行折旧。因此,财税【2014】75号文件规定,研发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允许一次性在税前扣除,应当指研发设备扣除净残值后的余额计入成本费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